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Campanumoea parviflor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小花轮钟草
Campanumoea parviflora (Wall. ) Benth.
中国植物志>> 第73(2)卷 >>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>> 金钱豹属 Campanumoea

5. 小花轮钟草(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)

Campanumoea parviflora (Wall. ex A. DC.) Benth. in Benth. et Hook. f., Gen. Pl. 2: (2): 558. 1876; 吴征镒和李锡文, 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, 第一集: 78. 1965. ——Codonopsis parviflora Wall. (Cat. 1300, 1828, nom. nud.) ex A. DC., Monogr. Camp. 123. 1830.——Cyclocodon parviflora (Wall.) Hook. f. et Thoms., Journ. Linn. Soc. Bot. 2: 18. 1858, excl. syn. Campanumoea celebica Bl.

体态等许多性状和前两种近乎一致,而花全为顶生,有时组成具3朵花的聚伞花序,花梗上无小苞片,花丝无毛,则更象 C. celebica 和前两种的最大不同。在于本种花萼位于子房之下1-4毫米处,具4枚完全分离的萼片,象是总苞,因此在花萼和花的其余部分之间有一个轴(花部柄,anthophore)。此外,本种的花几乎全为4数(前两种常5-6数),萼片条形,具1-3对小齿。花和果均白色。花果期9-11月。

产云南西南部和南部(腾冲、盈江、潞西、勐腊)。印度东部、锡金、不丹、缅甸及老挝也有。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灌丛及草丛中。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部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3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3(2)卷 074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